最后一天的分享会上,同行的匡放大哥说,他这次是和老婆一起来补全他们的川藏之行的,从波密-拉萨,正好是他们夫妻俩去年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完成的川藏行后半段。在他说起这个的时候,我就默默翻起来我的微博,我也有一段未完成的川藏线,是在15年,具体走到了哪里去了哪些地方其实我这个记性不太好的人已经记不得了。一路翻到15年的微博,才发现真是特别巧,波密-拉萨,也正是我未完成的川藏线的后半段。
可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那些之前留下的遗憾,总会在某个时刻以更好的方式完成。
虽然说自己也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领队了,但是要去高海拔区域带队,心里压力着实还是挺大的,多次上高原的经历总结得出我是一个在3000米就会有高反感觉的美女子。虽说深知高反其实特别正常且不那么可怕,也深知自己的高反极限其实也就是吐一吐然后就会好转,但是仍然担心自己前两天的状态不好会影响队员情绪,也担心因为自身原因不能够很好地照顾队员。万幸,我觉得这次自己的表现还算是ok~
拉萨集合的第一晚,是大家普遍高原反应最集中最难受的一晚,身体正在适应高原的稀薄空气造成了不适。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二第三天,大家都渐渐好转,不再感觉难受。这一次还算成功,一行21人全部完成了行程,没有人半路撤退。
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帅气的当地藏族导游次仁,一路上的陪伴和娓娓道来的讲解,那些有关于藏族文化和信仰的问题,那些有关于习俗的故事,让大家不是流于表面做一个观光者。在索松村的那个夜晚,围坐在藏家客厅里喝着林芝啤酒,从讨论西藏的文化习俗历史产生不同观念的碰撞,到后来脑洞大开讨论人类未来的结局。
相遇 真好
由于这一次碰巧赶上了西藏景区活动,所有A级景区门票全免,天南海北的人群涌向西藏,导致布达拉宫一度不分发团体预约票,只能个人排队。还好途印通过种种努力、各方协调,最终还是让大家免受凌晨排队之苦,能够顺利进入神圣布宫一探究竟。
仓央嘉措说: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最大的王;高高耸立在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是藏地众生的精神堡垒。
有关于布宫的前世今生,就不一一赘述,希望各位有缘能够亲身到布宫去近距离感受其宏伟神圣。
不想详细地赘述我们每一天的行程日记,这一路的嗨歌、一切同行中温暖的小细节、面朝雪域高原的声声赞叹、对318国道上虔诚信仰的折服,让这些都留在回忆里,不能细说,文字不足以表达心中细腻且澎湃的观感。我能做的,只是将照片与你分享,与你下一次相约在这个纵然被商业浸染却依然圣洁的地方。
羊卓雍错,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海拔4677米。沿着拉亚公路西行,翻过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就能看到在天空的照应下宝蓝色的羊湖,弯弯绕绕绵延而去。
八廓街是大昭寺外的巷落街道,虔诚的信徒或是绕着八廓街一圈圈地虔诚转经、或是面朝大昭寺五体投地地跪拜,手中的佛珠串是他们的计数器,转经筒转出的是美好的祈福祝愿。纵然身边有嘈嘈游客,他们也只专注于念经与跪拜,对信念的执着笃定,让人心生敬意。已经在快节奏的城市中习惯了都市节奏的人,很难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重复单调且枯燥的事,这一趟的西藏之行,某种意义上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秘境”,也被称为“极地天河”,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也是藏族人民的母亲河。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坐景交大巴缓缓上行,从山上俯瞰峡谷,仿佛有隐世的村落,掩映在丛丛桃花之间,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第二个观景台,也是观赏南迦巴瓦峰的绝佳地,3-4月是能够看到南迦巴瓦峰的绝佳时间,加上我们的好人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纵然没有看到南迦巴瓦的全部面貌,但是清清楚楚看到了它美丽的主峰(7782米)。
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区出来,坐车前往索松村。索松村是我此行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村落里居住的是淳朴的藏民,可以住在藏家的民宿里体验,也没有那么多的游人游客。金子说最好把索松村的硬件设施再提高一些,但我却觉得现在的索松村刚刚好,甚至私心里希望索松村能够再原始一些、再“破”一点,吓跑那些所谓的游客,将它最好最纯的面貌留给我们。
下午的行程是在桃林里简单的徒步,西藏的桃树都是西藏式的粗犷,不像江南的桃花小家碧玉,生命力极强的一颗颗桃树,在雪山的脚下连成美丽的画卷。天气刚刚好,傍晚时分没有下午如火的骄阳,微风轻轻拂面而过,吹得整个人都平静下来。我想,如果在桃树阴影下铺一块大大的野餐布,带一壶藏式甜茶,面朝着雪山,我就能度过一下午的悠闲时光。
在这里,时间仿佛真的慢了下来。
除了林芝索松村的桃花,此行看到最好的还有波密桃花沟的桃花,这里的桃花都是野生的,没有精心安排的布局,桃花一颗颗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成一片片,随意地十分美感。在桃花沟还看到了自驾来野餐地当地藏民,能够在如此美景的地方与一家人一起悠闲野餐,感觉很棒。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境内,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措是绿色湖水的意思。巴松措最有意思的是一个湖中岛,带着航拍器的小龙拍出了陆地上没法看到的不同角度美。
嘎隆拉冰川是在318国道上前往墨脱之前最后一个隧道口的一处美景,积雪四季不化,形成了一副黑白泼墨画。深的地方积雪能够到小腿处,一脚踏进去鞋子都被淹没了。但是这也不能妨碍大家打雪仗的激情,一场硬仗下来,大家都十分尽兴,仿佛回到小时候。
除了详细列出这些,其实还有更多的是沿路的美景,就像次仁一直反复强调的“西藏太大了”,真的太大了,坐车坐到腰酸屁.股痛。但是沿路的美景却能时时刺激着我们,无论是拉萨周边秃秃的山、林芝波密附件沿路的桃花与密林、那些路上看到的牦牛野猪、318沿路向着拉萨虔诚叩拜一路行进的信徒、甚至是骑行318的勇士等等等等,都是留在记忆深处的景。
还有我们,一车原本并不相知相熟,个性鲜明的我们,最后闹作一团,在最后一天回拉萨的车上表演才艺大会。相聚有时,离别有时,纵然不舍,最后也只能互相告别,各奔东西,道一声扎西得嘞~
在桃花开得最好的日子里相遇,有你们,真好。
The End .
后话:感谢一路同行的队友拍摄的美景美图,未经允许,请勿盗用。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最后一天的分享会上,同行的匡放大哥说,他这次是和老婆一起来补全他们的川藏之行的,从波密-拉萨,正好是他们夫妻俩去年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完成的川藏行后半段。在他说起这个的时候,我就默默翻起来我的微博,我也有一段未完成的川藏线,是在15年,具体走到了哪里去了哪些地方其实我这个记性不太好的人已经记不得了。一路翻到15年的微博,才发现真是特别巧,波密-拉萨,也正是我未完成的川藏线的后半段。
可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那些之前留下的遗憾,总会在某个时刻以更好的方式完成。
虽然说自己也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领队了,但是要去高海拔区域带队,心里压力着实还是挺大的,多次上高原的经历总结得出我是一个在3000米就会有高反感觉的美女子。虽说深知高反其实特别正常且不那么可怕,也深知自己的高反极限其实也就是吐一吐然后就会好转,但是仍然担心自己前两天的状态不好会影响队员情绪,也担心因为自身原因不能够很好地照顾队员。万幸,我觉得这次自己的表现还算是ok~
拉萨集合的第一晚,是大家普遍高原反应最集中最难受的一晚,身体正在适应高原的稀薄空气造成了不适。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二第三天,大家都渐渐好转,不再感觉难受。这一次还算成功,一行21人全部完成了行程,没有人半路撤退。
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帅气的当地藏族导游次仁,一路上的陪伴和娓娓道来的讲解,那些有关于藏族文化和信仰的问题,那些有关于习俗的故事,让大家不是流于表面做一个观光者。在索松村的那个夜晚,围坐在藏家客厅里喝着林芝啤酒,从讨论西藏的文化习俗历史产生不同观念的碰撞,到后来脑洞大开讨论人类未来的结局。
相遇 真好
由于这一次碰巧赶上了西藏景区活动,所有A级景区门票全免,天南海北的人群涌向西藏,导致布达拉宫一度不分发团体预约票,只能个人排队。还好途印通过种种努力、各方协调,最终还是让大家免受凌晨排队之苦,能够顺利进入神圣布宫一探究竟。
仓央嘉措说:住进布达拉宫,他是雪域最大的王;高高耸立在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是藏地众生的精神堡垒。
有关于布宫的前世今生,就不一一赘述,希望各位有缘能够亲身到布宫去近距离感受其宏伟神圣。
不想详细地赘述我们每一天的行程日记,这一路的嗨歌、一切同行中温暖的小细节、面朝雪域高原的声声赞叹、对318国道上虔诚信仰的折服,让这些都留在回忆里,不能细说,文字不足以表达心中细腻且澎湃的观感。我能做的,只是将照片与你分享,与你下一次相约在这个纵然被商业浸染却依然圣洁的地方。
羊卓雍错,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海拔4677米。沿着拉亚公路西行,翻过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就能看到在天空的照应下宝蓝色的羊湖,弯弯绕绕绵延而去。
八廓街是大昭寺外的巷落街道,虔诚的信徒或是绕着八廓街一圈圈地虔诚转经、或是面朝大昭寺五体投地地跪拜,手中的佛珠串是他们的计数器,转经筒转出的是美好的祈福祝愿。纵然身边有嘈嘈游客,他们也只专注于念经与跪拜,对信念的执着笃定,让人心生敬意。已经在快节奏的城市中习惯了都市节奏的人,很难静下心来去完成一件重复单调且枯燥的事,这一趟的西藏之行,某种意义上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秘境”,也被称为“极地天河”,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也是藏族人民的母亲河。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坐景交大巴缓缓上行,从山上俯瞰峡谷,仿佛有隐世的村落,掩映在丛丛桃花之间,就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第二个观景台,也是观赏南迦巴瓦峰的绝佳地,3-4月是能够看到南迦巴瓦峰的绝佳时间,加上我们的好人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纵然没有看到南迦巴瓦的全部面貌,但是清清楚楚看到了它美丽的主峰(7782米)。
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区出来,坐车前往索松村。索松村是我此行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村落里居住的是淳朴的藏民,可以住在藏家的民宿里体验,也没有那么多的游人游客。金子说最好把索松村的硬件设施再提高一些,但我却觉得现在的索松村刚刚好,甚至私心里希望索松村能够再原始一些、再“破”一点,吓跑那些所谓的游客,将它最好最纯的面貌留给我们。
下午的行程是在桃林里简单的徒步,西藏的桃树都是西藏式的粗犷,不像江南的桃花小家碧玉,生命力极强的一颗颗桃树,在雪山的脚下连成美丽的画卷。天气刚刚好,傍晚时分没有下午如火的骄阳,微风轻轻拂面而过,吹得整个人都平静下来。我想,如果在桃树阴影下铺一块大大的野餐布,带一壶藏式甜茶,面朝着雪山,我就能度过一下午的悠闲时光。
在这里,时间仿佛真的慢了下来。
除了林芝索松村的桃花,此行看到最好的还有波密桃花沟的桃花,这里的桃花都是野生的,没有精心安排的布局,桃花一颗颗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成一片片,随意地十分美感。在桃花沟还看到了自驾来野餐地当地藏民,能够在如此美景的地方与一家人一起悠闲野餐,感觉很棒。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境内,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措是绿色湖水的意思。巴松措最有意思的是一个湖中岛,带着航拍器的小龙拍出了陆地上没法看到的不同角度美。



嘎隆拉冰川是在318国道上前往墨脱之前最后一个隧道口的一处美景,积雪四季不化,形成了一副黑白泼墨画。深的地方积雪能够到小腿处,一脚踏进去鞋子都被淹没了。但是这也不能妨碍大家打雪仗的激情,一场硬仗下来,大家都十分尽兴,仿佛回到小时候。
除了详细列出这些,其实还有更多的是沿路的美景,就像次仁一直反复强调的“西藏太大了”,真的太大了,坐车坐到腰酸屁.股痛。但是沿路的美景却能时时刺激着我们,无论是拉萨周边秃秃的山、林芝波密附件沿路的桃花与密林、那些路上看到的牦牛野猪、318沿路向着拉萨虔诚叩拜一路行进的信徒、甚至是骑行318的勇士等等等等,都是留在记忆深处的景。
还有我们,一车原本并不相知相熟,个性鲜明的我们,最后闹作一团,在最后一天回拉萨的车上表演才艺大会。相聚有时,离别有时,纵然不舍,最后也只能互相告别,各奔东西,道一声扎西得嘞~
在桃花开得最好的日子里相遇,有你们,真好。
The End .
后话:感谢一路同行的队友拍摄的美景美图,未经允许,请勿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