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上海 青浦
途径点:青西郊野公园 - 金泽古镇
有些地方,去了一次,还想再去第二次、第三次,因季节的不同、天气条件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是各有千秋、各有不同的。
继上周日去过一次青西之后,趁着这周日的好天气,大家又看中了这条线路的好风景,希望再组织一次。这次大大小小来了30余人,有些都是拖家带口带着老人和孩子一家人出游的,这条路线确实对初级徒步者非常的友好。
青西郊野公园
青西郊野公园,物种资源丰富,有“湖、滩、荡、岛”纵横交错,湿地、湖泊、河流、森林,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是一座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公园里最大的亮点当属面积近百亩的水上森林,水中有数千棵杉树,是上海独此一家的奇特景观,成为了今年长盛不衰的网红打卡点。尤其是保育区的预约门牌,早早的就人预约一空,感谢俱乐部的大大早早就帮忙预约好了门票,使得大家可以顺利进入。
今日的阳光特别给力,蓝天白云犹如高原上的气候。来到生态保育区,透过一丛丛枯黄的芦苇,远远就能看到湖上的杉树林已是斑斓一片,金色、褐色、墨绿、火红、锈红,整片树林就像打翻了颜料的画板,在蓝天白云和嶙峋波光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油画。
“水上森林”的最佳观赏期为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随着秋去冬来,这片美丽的火红也将逐渐褪去。趁着今天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沿着栈道深入森林,大家把自己也融入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去了。
金泽古镇
来过金泽古镇也有几次了,每次来都会有新发现。来到颐浩禅寺,这里有一棵700多年的古银杏树,上次来的时候叶子还只有一半黄一半绿,这次已经全部变成了金灿灿的黄。僧人们在树下围炉煮茶,这氛围不亚于日本的樱花树下的庙会。
据史料记载,金泽古时曾有“四十二虹桥”。“出门即过桥,人家尽枕河”“粉墙风竹动,水巷小桥通”,桥乡意境美妙。横穿古镇的金泽塘水域,现存有7座古桥梁,时代跨越宋元明清,形式多样。其实古镇里不止这7座,有机会来古镇的话,可以好好探究一下这里的古桥古村落,数数一共有几座桥。
万安桥
始建于宋景定年间(1260-1264)的万安桥位于上塘街,与下塘街普济桥同为典型的宋代单孔石拱桥。这对上海最古老的“姊妹桥”,共跨金泽塘,已然南北守望、相伴八百年。
普济桥
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当地的人习惯称它为圣堂桥。桥体材料全是紫砂石,呈紫褐色。这座桥与古镇北部的万安桥遥遥相对,一起被称为“姐妹桥”,不过由于它比万安桥略小一点,所以也被称为“妹妹桥”。
如意桥
如意桥,据传是在元至元年间(1335-1340)所建,曾于清光绪年间重建,是金泽现存古桥中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如意桥整座桥体称得上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建筑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时,恰为一道整圆。历代诗人词客,总会以桥诗入画,或以画记桥,触绪牵情。
林老桥
林老桥在古镇北首,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八年(1730)重建。这座单孔石拱桥,坡度平缓、护栏低矮,保留了宋代石拱桥的姿态。在明清的修缮、维护过程中,石料换成了青石与花岗石,增加了望柱,踏步刻暗八仙图案,堪称是“混搭”高手。
迎祥桥
迎祥桥是位于古镇南端的古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著名的元式古桥梁。迎祥桥的建造材料很特别,桥横梁上架的都是金丝楠木,不易被虫蛀和风雨侵蚀。桥面上不仅没有设置台阶,两边也未设置护栏。相传是因为元代蒙古族以骑兵著称,经常要骑马过桥,所以才这样设置。不过桥面上每隔一步就有一微微凸起的石块,所以上下桥不易打滑。
放生桥
金泽古镇放生桥建于明代,造型古朴典雅,整座桥台阶整齐,拱杆竖固。站在桥上,朝南望,迎祥桥与如意桥尽收眼底;向北看,普济桥一览无遗。
天王阁桥
明代天王桥是一座青石、花岗石混砌的三孔联拱石桥。明代始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桥拱高耸如半月,灵动秀丽。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目的地:上海 青浦
途径点:青西郊野公园 - 金泽古镇
有些地方,去了一次,还想再去第二次、第三次,因季节的不同、天气条件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是各有千秋、各有不同的。
继上周日去过一次青西之后,趁着这周日的好天气,大家又看中了这条线路的好风景,希望再组织一次。这次大大小小来了30余人,有些都是拖家带口带着老人和孩子一家人出游的,这条路线确实对初级徒步者非常的友好。
青西郊野公园
青西郊野公园,物种资源丰富,有“湖、滩、荡、岛”纵横交错,湿地、湖泊、河流、森林,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是一座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公园里最大的亮点当属面积近百亩的水上森林,水中有数千棵杉树,是上海独此一家的奇特景观,成为了今年长盛不衰的网红打卡点。尤其是保育区的预约门牌,早早的就人预约一空,感谢俱乐部的大大早早就帮忙预约好了门票,使得大家可以顺利进入。
今日的阳光特别给力,蓝天白云犹如高原上的气候。来到生态保育区,透过一丛丛枯黄的芦苇,远远就能看到湖上的杉树林已是斑斓一片,金色、褐色、墨绿、火红、锈红,整片树林就像打翻了颜料的画板,在蓝天白云和嶙峋波光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油画。
“水上森林”的最佳观赏期为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随着秋去冬来,这片美丽的火红也将逐渐褪去。趁着今天艳阳高照的好天气,沿着栈道深入森林,大家把自己也融入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去了。
金泽古镇
来过金泽古镇也有几次了,每次来都会有新发现。来到颐浩禅寺,这里有一棵700多年的古银杏树,上次来的时候叶子还只有一半黄一半绿,这次已经全部变成了金灿灿的黄。僧人们在树下围炉煮茶,这氛围不亚于日本的樱花树下的庙会。
据史料记载,金泽古时曾有“四十二虹桥”。“出门即过桥,人家尽枕河”“粉墙风竹动,水巷小桥通”,桥乡意境美妙。横穿古镇的金泽塘水域,现存有7座古桥梁,时代跨越宋元明清,形式多样。其实古镇里不止这7座,有机会来古镇的话,可以好好探究一下这里的古桥古村落,数数一共有几座桥。
万安桥
始建于宋景定年间(1260-1264)的万安桥位于上塘街,与下塘街普济桥同为典型的宋代单孔石拱桥。这对上海最古老的“姊妹桥”,共跨金泽塘,已然南北守望、相伴八百年。
普济桥
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当地的人习惯称它为圣堂桥。桥体材料全是紫砂石,呈紫褐色。这座桥与古镇北部的万安桥遥遥相对,一起被称为“姐妹桥”,不过由于它比万安桥略小一点,所以也被称为“妹妹桥”。
如意桥
如意桥,据传是在元至元年间(1335-1340)所建,曾于清光绪年间重建,是金泽现存古桥中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桥。如意桥整座桥体称得上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建筑与水中倒影虚实相接时,恰为一道整圆。历代诗人词客,总会以桥诗入画,或以画记桥,触绪牵情。
林老桥
林老桥在古镇北首,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八年(1730)重建。这座单孔石拱桥,坡度平缓、护栏低矮,保留了宋代石拱桥的姿态。在明清的修缮、维护过程中,石料换成了青石与花岗石,增加了望柱,踏步刻暗八仙图案,堪称是“混搭”高手。
迎祥桥
迎祥桥是位于古镇南端的古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著名的元式古桥梁。迎祥桥的建造材料很特别,桥横梁上架的都是金丝楠木,不易被虫蛀和风雨侵蚀。桥面上不仅没有设置台阶,两边也未设置护栏。相传是因为元代蒙古族以骑兵著称,经常要骑马过桥,所以才这样设置。不过桥面上每隔一步就有一微微凸起的石块,所以上下桥不易打滑。
放生桥
金泽古镇放生桥建于明代,造型古朴典雅,整座桥台阶整齐,拱杆竖固。站在桥上,朝南望,迎祥桥与如意桥尽收眼底;向北看,普济桥一览无遗。
天王阁桥
明代天王桥是一座青石、花岗石混砌的三孔联拱石桥。明代始建,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桥拱高耸如半月,灵动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