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无关方向,无关终点,无关风月,无关金钱,只在于你是否有开始的勇气。
攀登,用双脚丈量山峰。
前行,用双眼欣赏风景。
意志,用坚韧挑战极限。
修行,用心灵感悟人生。
There's always gonna be another mountain. /总会有下一座山峦
I'm always gonna wanna make it move. /在等我去将它移开
七尖
东西天目七尖连续穿越素有华东第二虐的恶名,第一虐被“千八”夺走。七尖整体路程约50公里,总爬升高度在4000−5000米,在华东户外圈是众驴心之向往的对象。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地处浙、皖交界处,由东、西两山组成。东天目主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天目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七尖需要连续穿越七座海拔在1500米左右的山峰:仙人顶、龙王山、药王峰、千亩田、仰天坪、大洋山、大仙顶。
七尖的虐不仅在于身体,更在于精神。由于整座天目山脉被划为景区,再加上第一天的路程较长,队员们需要在4点半起床吃早饭,5点准时出发,趁着保安上班前逃票进山。
这次的队伍是在9月30日19点集合,直奔临安。假期的高速无疑是拥堵的,为了避免在高速上过夜的窘境,司机薛师傅凭借丰富经验,绕开了拥堵路段,于凌晨2点半到达农家,但是等待着我们的睡眠时间只有不到两个小时。
好在敢于挑战七尖的,都是户外强驴,凌晨四点半,天还没亮,就见到所有队员围坐在餐桌前默默吃着早饭。
补充好体力,上车又绕了一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抵达了起点。接下来等待着我们的,将是12个小时的漫长路途。
刚刚开始徒步,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段两公里的连续上升,坡度极陡。不少队员一时没能适应,和大部队拉开了一些距离。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爬升,所有人登山了第一尖:仙人顶。刚刚升起的太阳驱散了层层薄雾,山脚下的村庄依稀可见,面对美景,大家稍作休整,又投入到了接下来的路程中。
从仙人顶到龙王山的路程颇长,却是全部行程里景色最美的一段,队员们在密林中穿梭,在山脊上跋涉,一路欣赏着美景。
10点半,全员到达了龙王山前的防火道,脚程快的队员已经卸下背包,轻装冲顶龙王山,用相机记录下那里的美景,其余人则在原地休整等待。
从龙王山到药王峰的路,是被砍伐成10米宽的防火道,这段路顺着山脊绵延起伏,是全程体能消耗最大的一段。
中间进行了几次休整,享用完路餐,一路手脚并用,队员们终于跨过了药王山。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都是什么路……
走过千亩田,已经是下午两点,第一天计划的四尖已经全部翻越,大家面临着两条路可以选择:1、直接下撤,半小时左右可以到达山脚,坐车回农家;2、继续徒步余下的道路,需要四个小时的路程走回农家。
没有过多的纠结,驴子们便踏上了用双脚回家的路。
四个小时的山路,虽然大多都是下坡,但是刚下过雨的道路泥泞湿滑,下山更加费力难行。
无论路途多么艰难,大家始终在努力前行,但是……一个大家都忽略的问题却成了前行最大的障碍:
蚂蟥
蚂蟥,学名水蛭,户外爱好者对这种让人又恨又恶的东西注定不会陌生。这个时间理应不是蚂蟥活跃的季节,但是刚下过雨的密林潮湿温暖,让蚂蟥无比肆虐。
下山的密林小路,让大家基本都中招了,队伍多次休整只为拍掉粘在身上的蚂蟥,更有女队员到农家后从鞋内找出几只来:
(下图慎点)
夜幕降临后,勇士们全员到达农家,洗过澡,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农家菜。
作为一个吃货,户外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大概就在于一天的奔波以后可以肆无忌惮,全身放松,尽情地胡吃海喝,谈天说地。
经过了一整天的自虐,想到无孔不入的蚂蟥,以及自身体力缘故,大家都不愿再去尝试第二天同样布满密林,陡峭难行的道路。
第二天一早,几位体力较为充沛的队员,顺着盘山公路登上仰天坪,一览东天目山的风光。
午餐后,大家早早地踏上了归家的旅程。在此,国庆七尖之行划上了一个不算太完满的句号,留待大家选择合适的时间,再来补全。
最后,以一张我们这次没有走过的、第二天下山的照片,为下次的七尖之行留下一些憧憬。
“灵魂就算不能像烛火一样照耀着我们的行程,起码也要同甘共苦地跟在后面,不离不弃。”——毕淑敏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虐在路上
——记国庆华东第二虐,七尖之行(小y)
旅行,无关方向,无关终点,无关风月,无关金钱,只在于你是否有开始的勇气。
攀登,用双脚丈量山峰。
前行,用双眼欣赏风景。
意志,用坚韧挑战极限。
修行,用心灵感悟人生。
There's always gonna be another mountain. /总会有下一座山峦
I'm always gonna wanna make it move. /在等我去将它移开
七尖
东西天目七尖连续穿越素有华东第二虐的恶名,第一虐被“千八”夺走。七尖整体路程约50公里,总爬升高度在4000−5000米,在华东户外圈是众驴心之向往的对象。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地处浙、皖交界处,由东、西两山组成。东天目主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天目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七尖需要连续穿越七座海拔在1500米左右的山峰:仙人顶、龙王山、药王峰、千亩田、仰天坪、大洋山、大仙顶。
七尖的虐不仅在于身体,更在于精神。由于整座天目山脉被划为景区,再加上第一天的路程较长,队员们需要在4点半起床吃早饭,5点准时出发,趁着保安上班前逃票进山。
这次的队伍是在9月30日19点集合,直奔临安。假期的高速无疑是拥堵的,为了避免在高速上过夜的窘境,司机薛师傅凭借丰富经验,绕开了拥堵路段,于凌晨2点半到达农家,但是等待着我们的睡眠时间只有不到两个小时。
好在敢于挑战七尖的,都是户外强驴,凌晨四点半,天还没亮,就见到所有队员围坐在餐桌前默默吃着早饭。
补充好体力,上车又绕了一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抵达了起点。接下来等待着我们的,将是12个小时的漫长路途。
刚刚开始徒步,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段两公里的连续上升,坡度极陡。不少队员一时没能适应,和大部队拉开了一些距离。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爬升,所有人登山了第一尖:仙人顶。刚刚升起的太阳驱散了层层薄雾,山脚下的村庄依稀可见,面对美景,大家稍作休整,又投入到了接下来的路程中。
从仙人顶到龙王山的路程颇长,却是全部行程里景色最美的一段,队员们在密林中穿梭,在山脊上跋涉,一路欣赏着美景。
10点半,全员到达了龙王山前的防火道,脚程快的队员已经卸下背包,轻装冲顶龙王山,用相机记录下那里的美景,其余人则在原地休整等待。
从龙王山到药王峰的路,是被砍伐成10米宽的防火道,这段路顺着山脊绵延起伏,是全程体能消耗最大的一段。
中间进行了几次休整,享用完路餐,一路手脚并用,队员们终于跨过了药王山。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都是什么路……
走过千亩田,已经是下午两点,第一天计划的四尖已经全部翻越,大家面临着两条路可以选择:1、直接下撤,半小时左右可以到达山脚,坐车回农家;2、继续徒步余下的道路,需要四个小时的路程走回农家。
没有过多的纠结,驴子们便踏上了用双脚回家的路。
四个小时的山路,虽然大多都是下坡,但是刚下过雨的道路泥泞湿滑,下山更加费力难行。
无论路途多么艰难,大家始终在努力前行,但是……一个大家都忽略的问题却成了前行最大的障碍:
蚂蟥
蚂蟥,学名水蛭,户外爱好者对这种让人又恨又恶的东西注定不会陌生。这个时间理应不是蚂蟥活跃的季节,但是刚下过雨的密林潮湿温暖,让蚂蟥无比肆虐。
下山的密林小路,让大家基本都中招了,队伍多次休整只为拍掉粘在身上的蚂蟥,更有女队员到农家后从鞋内找出几只来:
(下图慎点)
夜幕降临后,勇士们全员到达农家,洗过澡,桌上已经摆满了丰盛的农家菜。
作为一个吃货,户外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大概就在于一天的奔波以后可以肆无忌惮,全身放松,尽情地胡吃海喝,谈天说地。
经过了一整天的自虐,想到无孔不入的蚂蟥,以及自身体力缘故,大家都不愿再去尝试第二天同样布满密林,陡峭难行的道路。
第二天一早,几位体力较为充沛的队员,顺着盘山公路登上仰天坪,一览东天目山的风光。
午餐后,大家早早地踏上了归家的旅程。在此,国庆七尖之行划上了一个不算太完满的句号,留待大家选择合适的时间,再来补全。
最后,以一张我们这次没有走过的、第二天下山的照片,为下次的七尖之行留下一些憧憬。
“灵魂就算不能像烛火一样照耀着我们的行程,起码也要同甘共苦地跟在后面,不离不弃。”——毕淑敏